记录着,叹息着,期盼着
建立缘由
我是个很普通的人,自然也会有偷懒,迷茫,恍惚的时光。写这份日记是为了记录自己,看着自己一天天,一点点向上攀爬的样子。希望多年后自己能成为很厉害的人,回首时一边看着自己的来时路,一边哑然失笑。
对看这份日记的人,一些想说的
如果您是个很厉害的,已经在半山腰或是临近山巅的成熟开发者,这只不过是个小萌新步履蹒跚的玩具日记罢了。但如果您也是个对计算机,对前端有些兴趣,但却患得患失,不知从何入手的普通人,或许它给您心中的困惑带来些答案。
老实说我是个很懒的人,也不喜欢写文档,写文章。我一直秉持着“不是同一个世界的人,再怎么接近,也终究无法重合”和观点。因此我其实对docs持悲观态度,这份日记也主要是为了我自己而已。
不过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局限性,我也不例外。这份日记基本算我的备忘录和流水账日常,因此只是一份参考。同时屏幕对面的您要做好一个准备就是:您不一定能完全复刻我的道路。这不是对您的看轻,不屑或是歧视,而是字面意思上的陈述。我是个很平庸但比较幸运的孩子,在我的一路有很多对我影响深刻的人,或是前辈或是朋友也或是陌路,都对我帮助了很多很多。某种意义上,我是个百家理念的集成品(? 可以说是拾人牙慧,也可以说是被“托举而上”的。同时我的专业技术虽然不怎么样,但我对软工SE的很多现代技术栈/架构/产品都有较明晰的大致认知,且我对计算机软工SE有较高的亲和度,从源头追溯可以到小学三四年级乃至幼儿园时期,不过对计算机科学CS尤其是理论层,比如DSA那种直指数学的东东就不怎么样也谈不上喜欢了。我喜欢code,喜欢engineering,但不大擅长scientific。
在当今社会环境下,我见过太多太多在大陆国行手机和低俗短视频平台下,失去对计算机基本理解和亲和的孩子了。傻瓜式的手机阻碍了基本的系统操作能力,无用的庞杂信息流妨碍了自主的探究思考,“民用”化的Windows遮掩了计算机的本质。
每个人都有各自的方向,烧菜的厨子不一定需要了解生火需要的热力学理论,也不一定需要学习如何生出更好用的火,但不能太离谱,至少TA得知道火是什么。您可以在 计算机科学/软件工程 基础上薄弱,但不能完全被蒙蔽双眼。

btw,我如今几乎所有工作环境都在mac和gnu/linux下完成,后者选个您顺眼的,(k)ubunttu就不错。我不喜欢Windows,原因有点罄竹难书,不过如果一路走下去的话,未来您自然会知道的。
WARNINGHowever,DONT USE Arch IF U ARE A COMPLETE NEWCOMER
环境介绍
我主要使用MacOS作为主要开发设备。使用iTerm2作为terminal,使用zsh和oh-my-zsh三件套插件为shell,我现在主要方向在web上,所以我使用vsc,同时样式环境是Vitesse Theme+Material Icon Theme, linter上我使用SonarQuobe。agent上我使用copilot(vsc)并多数情况下用Claude4sonnet, 但是我不喜欢vibe coding和大陆市场部推出的agent产品,在面对配置和样式设计时它是💩,您可以拿它来问,但我始终不建议您用它写完整的东西。
在Kubuntu上我比较懒,用的是kubuntu lts24,但这是有原因的,和我笔记本的联发科偏门网卡以及nvidia有关,这部分未来会在另一篇文章中详谈。WM上我使用x11,DE上我用kde plasma5,使用fish为shell,因为我懒。当然您大可用Debian 13什么的,喜欢啥distro都可以。我们是engineer,不是scientist或社区宗教信徒。
IMPORTANT我始终建议您使用Google,reddit,overflow,gpt/gemini model等,我个人拒绝使用且不建议您使用baidu,csdn,douyin,deepseek,doubao等玩意。我不喜欢大陆的软件生态。
WARNING不要在学习和练手时用vibe coding,那对教育意义是灾难性的。
预期roadmap
我个人建议您使用OSX(MacOS)或任意发行版的gnu/linux去尝试参照我的路线,因为这可以帮助您触及很多本质上的东西。正如我上文所述,windows会遮掩本质,以及windows其实在很多地方很麻烦。
大致预期路线:
语言/框架
前端部分:
HTML -> CSS -> Tailwind css 写静态web -> JS -> 写手搓web -> npm(大致了解包管理即可) -> Vue -> TS -> 写现代webapp -> Nuxt -> React -> Next
Branch: Vue -> scss React -> css-in-js, css modules后端部分:
Nodejs -> 写CLI app -> PostgreSQL -> 写简单的CRUD app -> RESTful API -> JWT Auth -> Redis -> 写一个完整的app
DevOps部分;
未完待续…
工具链
Build tool: Vite Webpack, serving to bundle and optimize web applications.
Bundler: ESBuild
Deploy: Vercel, Netlify
Linter: ESlint, SonarQuote
流水账
2025-10-9 00:20
W3S tutorial, HTML
Now, Chapter : Forms Section : HTML Input Attributes
2025-10-9 09:00
W3S tutorial, HTML
Finish Forms chapter learning
Now, Chapter : Media
2025-10-10 02:18
W3S tutorial, CSS
Finish HTML part learning
预期学习概况:
必学:
- 选择器:基础(
#id,.class,tag),组合选择器,伪类(:hover,:focus),伪元素(::before,::after) - 盒模型:
margin,padding,border,width/height,box-sizing - 布局:
display(block, inline, inline-block, flex, grid),position(static, relative, absolute, fixed, sticky) - 字体与文本:
font-size,line-height,font-family,text-align - 背景与颜色:
background,color,opacity - 响应式:媒体查询(
@media) - 动画/过渡:
transition,transform,animation(了解即可,常用在按钮 hover 等场景)
初学阶段可以不学:
- CSS 自定义属性(
--var)→ 初学不常用 - CSS 函数(
calc(),clamp()等)→ 可后面补 - CSS 高级选择器(
nth-child,nth-of-type)→ 先不碰复杂情况 - CSS Grid 高级特性(自动布局区域命名)→ 学基础网格即可
- CSS 高级动画(关键帧复杂动画)→ React/Tailwind 常用库替代
2025-10-10 23:30
- 字体与文本:
font-size,line-height,font-family,text-align - 盒模型:
margin,padding,border,width/height,box-sizing
2025-10-11 8:30
看文档/视频是在获取知识,亲手写code是在训练技能。
IMPORTANT切记,减少陷入”知识幻觉”的情况! Coding是一种技能,而不是纯粹的知识。如果您采取了先看完很长篇部分的文档(期间不动手),然后再尝试写example,这时您的脑子往往会一片空白,反应不过来该怎么做。We are engineers , not scientists. 您应该在学到每个(几个)可以独立起效的概念时,尝试动手去进行 复现->改造->观察 这样的重复过程。这就是我的best practice。
这也是我一次次强调,避免在newcomer时用agent写东西的缘故之一,vibe写出的不是您自己的。
2025-10-12 23:45
今日休战,写了篇关于Linux安装历程和不喜欢windows原因的post
同时在纠结要不要写个用于页内bookmark跳转后暂时高亮
可能是我的问题太低端了吧,可是我也问不出什么更厉害的问题了呀,唉。。。
给校内的教授写了邮件,不知道我一个做软工SE的能不能被转专业,我不想干两三年的牛马活和写生化论文毕设。
今天是不太开心的一天。
2025-10-13 3:20
理解概念,梳理构造,分剥问题,书写实现,整合连结
工程的本质是一次又一次类似操作流程的完成,互相契合的齿轮互相带动,形成了完整的大厦。
这也是SE每天都在做的事情。我喜欢这样的重复,虽然它一眼望得到头hhh
2025-10-13 13:00
第一次给大大的repo Dify提 PR,被merged了,虽然没什么难度,但很开心。很感谢湊老师ww
2025-10-15 21:30
因为一些事,想起来之前被一位很厉害的朋友带去和一群很厉害的CS方向的人吃饭,被其他人问自己的学校和专业是什么时的情景了hhh
感觉自己所在的 “位置” 说出口都是一种,莫大的自卑和丢人。他们那才配称之为真正的“大学”,至于我嘛… ww,多说无益。
2025-10-16 01:36
看一篇某校的面向新人wiki有感,发觉自己犯了个很大的错误
我太多的用被一些厉害的人,潜移默化/耳濡目染下的,学CS的态度去学SE。 纠结没什么鸟用的css property rendering顺序等等类似的事情,每小时十几次问llm旁枝末节,这些都太冗余和拖慢进度了,应该是一切以“写”和“做”为导向才对。
我纠结太多没用的细节了,那种“先做了再说,细节回头补”的做法才是更合适的( 这才是Software Engineer该有的、更合适的做法。
被湊老师喂饭+1 :面对 gemini2.5p 需要调整temperature为 0 ,会得到更好用和专业的结果。湊老师说我需要看 这个 ,唉他昨天就发我了,结果昨天一整天都在不知道做什么,拖拖拉拉的没看。
我有好多好多要做的事情,永远也做不完、堆积如山的需要 看/学 的docs内容,却总是想着偷闲。真的好羡慕那些可以无虑过完“青春年华”的人生啊。。。或许我该进一步的减少和 室友/本校同学 以及这个无用学校的交互了,对正事毫无帮助。
2025-10-16 02:20
唉。。看到了 杭电HDU的wiki 越发觉得无力,我这种从一开始一无所有的人真的最后能在 SE 上成功吗…
“他们”无一不是有着庞大的校院优异资源,大量的社区支持,一代代难以数尽的先辈经验和支持,上位阶层兜底的初始认知高度etc…我有什么,我又能付出什么,,,现实中的全部吗?隔着屏幕能抱上大腿的数来数去也就那几位,方向还多数是不同的,现实里能帮到我的一个人也没有。
我没有项目/课题组/导师,我没有学校社区足以喂饭的wiki,我没有衣食无忧的阶层背景。我,,,除了计算机,早就什么都没有,也什么都不剩了hhh。没有人能帮我垫底,也没有人能在现实中的当下帮到我。
当下,一切只能靠我自己了。好在,SE对背景/资格的需求是最低的,不过与此同时,对个人的剥夺也是最大的www
果然,还是好羡慕,好羡慕啊…我真的能在最后胜出吗?即使能,为此我又会付出多大的现实呢…?
2025-10-17 21:30
终于配完软路由了。从十点半配到现在饭没吃屁股没挪过,坐牢。
写篇post
2025-10-18 14:50
学习源有问题,我想我应该修正下自己的学习工作流…
正在参考御守老师发的 https://wangdoc.com 和 杭电的 https://hdu-cs.wiki/
我之前居然把csdiy忘记了。。。好蠢(
太慢了,太慢了。我必须得更快点,必须得把现实压缩出更多的时间才行。。。
2025-10-19 14:55
来看了下学校的百团(社团聚集/招新 演艺活动)
嘛…有时看着这些出着各色服饰的coser,看着在社团和活动中洋溢青春笑容的人,我总是会不禁在想:
“这才是大学生活呀…与之相比,我仿佛是在大学上班一样”
哪怕想跨越的只是知识的阶层,所长之处和卑微的出身,也会成为壁垒,成为包裹自己的最大的隔阂
我该怎么做。我必须得做。想起了一句歌剧台词:
汝欲许下跨越常轨,跻身天穹的愿望?
那意味着要付出除愿望外的一切,
才能填补那浊沼与高天间的隔断
原本想着能不能通过给学校一个叫电医的社团提供对萌新/客户的 软件/环境 配置+水群+分享工作流/工具链,来借此获得在社团活动室的久居坐班权,看来不大行。排班已经满了。
我不算特别喜欢宿舍,或许没有什么特别的矛盾,但终究不是一个世界的人,没有交互性,也没有共同的语言。我需要更多的时间去做自己的事。无论是技术,还是生活。
不是一个世界的人,终究不会有交集的,哪怕看上去的关系再好也一样,毫无意义。
预计给一个学校动漫社web的立项,其中涉及到了数据存储问题,我在思考该和前人一样py+numpy操作csv表格,还是使用正统的方式去存储数据信息,比如SQLite或者postgreSQL,然后再单独设计个页面去用于数据库的CRUD。这是个很麻烦的问题,因为这其中的功能逻辑期望是不确定和易变的。
web上我预计会用 vue ,并使用Tailwind来处原子化样式,pnpm来对node包管理,vite构建,因为这在学习路线上。我听说过UnoCSS的引擎更佳,但我这个学期可能学不到。
后端上我预计会用Golang的Gin来做routing和后端逻辑,并对sqlite数据库进行CRUD,以此达到需求。
2025-10-20
出于人际关系和学业问题,终止立项。我对“社团”这样的组织很失望,并且也不打算再与自己本科学校的所有学生自发组织有任何交集。
这篇日记还是回到全栈开发的正题上好了
找到校内的某教授当背书毕导,开心。终于不用为了毕业担惊受怕了。不过我需要为课题组处理一些信息上的问题,这个小问题。
2025-10-22 20:30
在教授导师那边蹭到了一个课题组的工位,没想到困扰/期望了这么久的校内工作环境居然能以如此简单的方式解决。。。该说不愧是正教授/博导吗,恐怖如斯()
早知道就不去掺合社团之类的没啥用学生组织了,现在想想自己当时好蠢,浪费时间精力。。。(
或许只有更高的地方才能发挥出我的价值。
2025-10-23 00:43
记录一段可能会影响余生的对话:
A1 : 说话卡哇伊的人,或许正忙着拉小团体/圈子背后嘲笑你
A2 : 重要吗 嘲笑你会让你亏钱吗
A1 : 上一分钟还在萌萌表情包,下一分钟地雷后开始嘲笑
A2 :好事啊 说明这关系有问题,断掉就行 他们对我的意义都没有 llm 大,为什么我要期望他们。。。
A1 :您的情感/对人的期望好像很淡ww. 如果是我的话可能要膈应个少说半个月往上 或许情感淡漠有时并不是坏事
A2 : llm 能放大我的能力,有几个人也能,一般路过的我哪有精力管
A1 : 您会有和人打自心底的分享烦恼/寻求情感帮助吗?
A2 : 有,不多 没有情感就不需要了 人是会分道扬镳的,习惯就好了
A1 :这一周内经历了很多,很多。仿佛把“人走茶凉” “人情冷暖” “时过境迁”,一次性看了四五年的份一般。
A2 :你会对着 llm 生气吗,他们连 llm 都不如(
A1 :我感觉自己的热忱正在一年年的消退,漠然,沉默。对游戏的,对现实里“周边人”的认知的,对家庭的,对现实的朋友的,对隔着屏幕的“朋友们”的。
A2 :好事
A1 :向往,印象,记忆,认知高度。一切仿佛都成了莫大的隔阂,把自己隔阂在现实中的周围人之外,成了脑海中不断回荡的洪钟,无时无刻的催促自己向前,向上。
A2 :我从来没在意过别人比我早学编程 也没在意过别人本科拿各种奖学金 现在他们在哪呢.jpg 既然不是一条路上的为啥要在意(
A1 :比如一些人在很小时就能接触到coding并能继续维持下去,而我接触时间很早但那时只能写题和做题家
A2 :你都只喜欢技术了,自己给技术多交点 pr 有啥嫉妒的。。你现在也可以 coding(
没有价值的交际圈不重要,不必理睬太多的辱殆,看清自己的前路就好。
我该继续向前了,谢谢您。